| EN
当前所在位置: 首页 >> 细胞百科 >> 细胞储存 > 详情

外周血干细胞

作者:admin 2021-02-20 阅读:5181 来源:本站

外周血干细胞是什么

干细胞由骨髓大量生成,其中少量的干细胞被释放到血液中,这就是外周血干细胞(PBSC)。通过使用一种叫做Filgrastim的药物(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能够增加释放到血液中的干细胞数量,从而有可能直接从血液中采集到干细胞移植所需要的足量的干细胞。

外周血干细胞.jpg

外周血干细胞的采集方法

外周血干细胞(PBSC)的采集方法与成分血的单采术类似,即用血细胞分离机分离采集外周血的单个核细胞组分。目前最常用的细胞分离机机型是FewnalCS—3000(或CS—3000Plus)。多采用分离淋巴细胞的程序分离。一般情况下行大静脉穿刺即可,外周静脉穿刺困难(尤其是小儿)时需中心静脉穿刺。

采集成人时的血流速度为50—60m1/min,每次分离4—6循环(约3—4h),分离血液的总容积9L,依据情况连续或隔日采集。对儿童采集时的血流速度和分离的总容积依年龄和体重而定。

外周血干细胞.jpg

外周血干细胞的采集时间

一般情况下,恶性肿瘤患者大剂量化疗+造血生长因子动员PBSC时,外周血白细胞>1.0x109/L、血小板>(20-50)x109/L、CD34+细胞>1%时开始采集,根据血象的恢复速度连续或隔日采集,至血象达到高峰时止,一般采集1—3次。

健康供者用G-CSF动员时,虽在4-6h即可见白细胞增多,但血中CD34+细胞只有在3天后才持续增加,在用G-CSF5-6天达峰值,其后即使继续用G-CSF,血中CD34+细胞数量逐渐下降,故采集时间应在动员后5-6天,多数1次即能采够,少数需于次日再采1次。为避免血中白细胞过高可能引起的副作用,在白细胞>70×l09/L时,应减少G—CSF剂量。

外周血干细胞的采集指标

目前多数医生主张用CD34+细胞数作为采集PBSC时的质量指标。也有作者认为,用处于DNA合成期的MNC数作为PBSC的质量指标,它比用CD34+细胞更快捷更稳定。

外周血干细胞的值活数值

PBSCT植活所需PBSC量远超过BMT所需的骨髓细胞量,根据多数科研报告,MNC>(5-8)×108/kg,CFU-GM>(20-50)×104/kg,CD34+细胞>(2.0-50)x106/kg,可以作为PBSCT植活所需的参考阈值。

外周血干细胞的动员和动员方式

正常情况下,外周血中的干/祖细胞的含量占单个核细胞的0.01%—0.1%相当于骨髓的1%—10%,动员后外周血MNC中CD34+细胞数及CFU—删数均明显高于骨髓。迄今已发现多聚阴离子化合物(如硫酸葡聚糖)、糖皮质激素、细菌内毒素、抗肿瘤药物、四氢叶酸以及造血生长因子等均能有效地动员骨髓和其它部位的造血干/祖细胞进入外周血。但由于一些药物本身的局限,目前广泛用于临床动员PBSC的主要是抗肿瘤药物和造血生长因子。

常用的动员方式有三种:

(1)大剂量化疗;

(2)单用造血生长因子(HGF);

(3)化疗十造血生长因子。

特殊情况下的动员方式:

(1)异体供者单用HGF动员。

(2)肿瘤患者则采用大剂量化疗或大剂量化疗加HGF。

另外,HGF较常用的是G-CSF或GM-CSF,其中G-CSF效果优于GM-CSF,因后者的副作用多于前者。

外周血干细胞.jpg

外周血干细胞的移植优点

1.费用低,效益好

造血及免疫功能恢复快,移植的费用/效益之比优于BMT。

不管是自体还是异体PBSCT,移植后的植活时间(白细胞>1.0x109/L,中性粒细胞>0.5x109/L和血小板>20×109/L)大都在2周左右,比BMT至少提早1周;如果在移植后加用G-CSF或GM-CSF,则植活时间可以缩短至10天左右。

由于PBSC中含有大量淋巴细胞,为骨髓10倍,故移植快速重建免疫。

由于PBSCT后造血免疫功能恢复较快,移植后的感染等并发症及移植相关死亡率明显降低,抗生素及血制品等支持治疗减少,住院时间缩短,因而其费用及效益优于BMT。

2.采集外周血干细胞安全简便

采集PBSC可以避免采集骨髓干细胞时的麻醉及由麻醉引起的意外,也可避免采髓穿刺的痛苦。对于异体移植而言,动员供者采集PBSC可能比献髓更易被接受,有可能扩大供者尤其是无关供者的队伍。对于部分晚期MM和肿瘤患者,由于骨质破坏和肿瘤浸润等原因不宜或不能采髓时,采集PBSC是其干细胞的唯一来源。

3.受肿瘤细胞浸润或污染的机会较少

对于这一点尚有争议。MM、恶性淋巴瘤和一些实体瘤动员采集的PBSC产物检测表明,PBSC并不能完全避免瘤细胞的污染,但其检出率及水平均低于骨髓。部分CML在联合化疗后可以采集到Ph(-)的PBSC,而骨髓仍然Ph(+)。

然而从现有的ABSCT临床资料看,其移植后的复发率并不比ABMT低,有作者认为PBSC受肿瘤细胞浸润或污染少,其占采集细胞的比例低,但由于ABSCT时所回输的细胞数是ABMT的几倍至数十倍,因此ABSCT时所回输的瘤细胞总数可能并不比ABMT少。

4.潜在的抗残留病优势

PBSCT后免疫功能重建较早,可能有利于移植后的抗残瘤病作用。对于异基因移植而言,回输大量的异体T细胞和NK细胞,在理论上有可能增强移植后的移植物抗肿瘤细胞效应(GVLR),有利于清除残瘤病,减少复发。

外周血干细胞.png

自身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临床应用

APBSCT已成为治疗恶性血液病、淋巴瘤和乳腺瘤等实体瘤的有效方法,尤其可用于多发性骨髓瘤及恶性淋巴瘤和乳腺癌等实体瘤的治疗。

外周血干细胞的应用趋势

动员的外周血移植较骨髓移植可获得更快的造血和免疫重建,还可以使大剂量化疗更安全,现已成为自体移植的主要细胞来源。动员的异基因外周血移植在快速重建造血的同时,伴有较高慢性GVND,因此目前尚不能判断从Allo-PBSCT是否能得到广泛应用。所以今后的发展趋势:

1、细胞因子和化疗方案进一步优化组合,减少细胞分离的次数和过程,并发展正常

细胞和肿瘤细胞的不同动员方案。

2、提高PBSC的净化技术,一方面采用各种方法如化疗、免疫净化、生物学净化消灭可能混杂肿瘤细胞;另一方面直接选择CD34+细胞,以减少肿瘤细胞或T细胞,降低GVHD的发生。

3、此外动员的外周血移植,还将用于非肿瘤疾病的治疗和基因治疗的载体,淋巴系统的重建也将使之用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

与骨髓移植相比较,外周血干细胞的优势在于减轻对供者及患者的伤害。而且,较骨髓移植可获得更快的造血和免疫重建,还可以使大剂量化疗更安全,现已成为自体移植的主要细胞来源。

外周血干细胞的捐献流程

1.配型,在确认您身体健康并征询您的意愿后,将采集您和患者的少量血标本(约8毫升)送做人类白细胞抗原(英文简称HLA)配型检查。

2.体检,配型成功后,为了双方的安全,捐献前将为您做一次全面的体检。

3.注射动员剂,体检通过并征得您的同意后,将确定移植的时间。在移植前4~5天每天为您注射一针干细胞动员剂,目的是促进造血干细胞大量生长并释放到外周血中。注射动员剂时,部分人有感冒样的症状,一般都较轻。在此过程中,服用任何药物都应询问医生意见,以免某些药物影响干细胞的质量。

4.采集造血干细胞

到了患者移植的这一天,将采集捐献者的造血干细胞。常规情况下,是从外周血中采集。在很少的情况下,才需要采取骨髓。

(1)采集方法:在手肘部静脉血管上穿刺,通过管道把血引流到血细胞分离机中,通过离心的方法对造血干细胞进行富集,其余的血液成份全部回输给您,整个过程需要4~6小时左右。

(2)采集过程中,为促进血液从体内顺利引出,需要捐献者有节奏的用力做握拳或松拳的动作。

(3)采集结束拔针后,针眼需按压至少20分钟,此后在采集室休息约2小时,进行舒缓性活动。

(4)注意观察针眼有无渗血,并保持针眼的干燥清洁,24小时内不要擦洗针眼部位。

(5)采集后两天内不做重体力劳动和剧烈活动,扎过针的手臂当天不要用力伸展和提拉重物。

(6)采集过程中使用的管道是一次性、密闭、无菌的。

(7)采集次数:一般根据患者的体重来确定,假如患者是小孩,一般采集1次就可以满足患者的需要。

外周血干细胞.jpg

外周血干细胞捐献可能出现的不适情况

1.注射动员剂后部分捐献者可能有头痛、周身酸痛等感冒样症状。可以使用药物来减轻这些症状。

2.采集过程中始终需要保持仰卧或高枕卧位姿势,无法翻身,尤其是无法随意活动针头所在的肢体,容易出现酸痛、倦怠感,且不方便上洗手间;

3.采集会导致短期的低钙,低钙会导致唇周及手足麻、甚至手足抽筋等不适,但采集过程中会常规补钙,因此低钙反应一般较轻;

4.采集完毕后,因干细胞动员的原因,少数捐献者的周身酸痛或腰痛症状会持续一段时间;

5.采集过程中因血管通路不畅,可能需要换部位重新进行血管穿刺,增加针刺的不适感;

6.采集完毕,如按压时间不够,或过早提拉重物,可能出现穿刺点的淤青甚至肿痛,但即便出现,数日后会自行消失;

7.很少数情况下可能出现机器反复报警甚至停机(大多由于血管通路不畅),并明显延长采集时间,但请放心,即便采集过程中暂停或停机,对您的安全不会有任何影响,机器有自动的安全保护措施,一旦暂停,机器会自动关闭出入您身体血管的通路;

8.严重的不良反应极其罕见。自20世纪60年代起,全世界已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数十万例(其中相当大一部分为非血缘志愿捐献),除了报道数十例捐献者发生严重并发症以外,迄今未发现对捐献者有长期的不良影响;

捐献的造血干细胞只占人体总量的很少一部分,而且人体可以根据需要再生,所以捐献者完全不用担心对自身造血的影响。

外周血干细胞在临床上可能遇到的问题

1.外周血干细胞数量采集困难,不能满足移植所需数量。

2.收集的外周血干细胞会混杂有肿瘤细胞。

3.异基因外周血移植物中存在大量T细胞,可能诱发严重GVHD,初步的结果表明Allo-PBSCT急性GVHD的发生率与骨髓移植相似,但慢性GVHD显著高于Allo-BMT。

4.PBSCT后肿瘤复发。

外周血干细胞的储存

一般情况下,都是将干细胞从不同的人体组织中分离培养出来后,再经过检测鉴定,然后将其冻存于-196℃的深低温中,以便于在临床需要时可以将干细胞复苏用于给病人回输,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值得注意的是,成人一般不建议储存外周血干细胞,除非是在需要急救的情况下才需要外周血干细胞。

Tips:

以上就是关于“外周血干细胞”的全部内容。如果还有疑惑的话欢迎免费咨询诺和健康资讯分享平台的专业顾问。祝您好运~

试管前

全面评估身体状况
规划试管婴儿方案

咨询专家
难怀孕

分析孕育失败因素
提个性化助孕建议

咨询专家
包成功

一对一试管服务提
高试管成功率

咨询专家
知识专题

不孕不育

那些破坏生育梦想的疾病

生育需求

不同人群需要不同的助孕方案

特殊需求

特殊人群适合的试管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