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吴莉 2021-03-23 阅读:992 来源:本站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指由于外界直接或间接因素导致脊髓损伤,在损害的相应节段出现各种运动、感觉和括约肌功能障碍,肌张力异常及病理反射等的相应改变。脊髓损伤多见创伤意外导致患者感觉运动功能障碍甚至瘫痪。著名运动员桑兰就是因为在参加比赛进行训练时,出现意外导致脊髓受到损伤。
据统计,我国脊髓损伤的发病率为25~60例/百万人,其中男性比例远高于女性(2.4~5.6:1),患者职业主要以工人和农民为主,40~60岁中壮年人占约50%。脊髓损伤虽然不会对患者的寿命有显著影响,但昂贵的治疗费及护理费用也给患者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探索有效的脊髓损伤临床治疗方法已成为临床研究重要的方向,而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的潜力已经在许多科学研究项目中得到证实。
2021年2月,耶鲁大学和日本札幌医科大学的研究人员共同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他们利用患者的干细胞修复脊髓损伤,在II期临床试验中,13名接受自己的间充质干细胞静脉注射的患者6个月后神经功能得到了改善。研究者证实,单次静脉内输注间充质干细胞(MSC)治疗脊髓损伤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据研究人员介绍,在治疗的几周内,一半以上患者的重要功能(如走路和手)得到了实质性的改善。
在II期临床试验中,有13例持续的非穿透性的脊髓损伤患者接受了静脉输注间充质干细胞,注射6个月后,13例患者中有12例神经功能改善,无严重不良事件。
在间充质干细胞输注前,分为ASIA(美国脊髓损伤协会损伤量表)A级(最严重)的6名患者中,有3名改善为b级,2名改善为c级。2名b级患者改善为c级或d级。
作者还强调,5名C级患者在间充质干细胞注射后一天达到D级功能状态。与注射前6个月相比,所有患者对间充质干细胞神经功能分类标准(ISCSCI-92)和脊髓独立性评估(SCIM-III)进行了评分,表明得到了功能改善。该研究方案基于日本制药和医疗器械局的建议。目前,该试验已在日本医学会(JMA-IIA00154)注册。
创伤性脊髓损伤(SCI)是造成残疾的主要原因。直接医疗费用和经济生产力损失也造成了巨大的财务负担。这项研究表明,静脉注射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脊髓损伤是安全可行的。为此类患者的可行性、安全性和功能改善提供了证据。
十四年前,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使陈双喜四肢瘫痪,被诊断为C4-6段脊髓损伤,T4段平面以下完全瘫痪,俗称四肢瘫痪。在进行C4-6减压融合内固定手术后,他的腿仍然无法行走。从此以后,冰冷的轮椅取代了他的腿,而且大小便也无法自理,作为一个人,他感到失去尊严,过着非常痛苦的生活。2015年8月,陈双喜慕名找到戎利民教授,并开始接受干细胞治疗。
陈双喜老人时隔14年的站立
2017年8月18日上午,在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骨科病房,卧床14年的64岁老人陈双喜终于可以双脚落地,在支撑的帮助下慢慢迈出。现在陈双喜不再需要尿不湿和通便药,不用别人的帮助也可以照顾自己的日常生活,这一切,都要归功于间充质干细胞蛛网膜下腔的治疗。
到目前为止,戎利民教授团队已经对22名脊髓损伤患者进行了间充质干细胞蛛网膜下腔治疗,其中75%的患者不能自理排便,已能自行排便。
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种多能干细胞,能分化成多种组织细胞,具有强大的免疫调节作用,近年来,间充质干细胞被医学界广泛地运用在各类疾病的治疗上。近年来,以间充质干细胞为代表的一系列干细胞治疗方法因其广阔的治疗方向、良好的临床表现和相对较高的安全性而越来越受到临床疾病治疗的重视。
随着干细胞治疗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这种治疗方法为克罗恩病、强直性脊柱炎、植物抗宿主病等相对难治性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曙光。干细胞本身的多能分化潜质、归巢治疗特性和免疫控制功能也可以避免传统药物和外科治疗的弊端,为人类健康的发展提供更多贡献。
以上就是关于“静脉输注间充质干细胞(MSC)治疗脊髓损伤,帮助13名脊髓损伤患者康复”的全部内容。如果还有疑惑的话欢迎免费咨询诺和健康资讯分享平台的专业顾问。祝您好运~